关键词
人物库 唐朝
僧怀素唐 725 — 7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5—785 【介绍】: 唐僧。
长沙人字藏真
俗姓钱
以善狂草出名。
尝于故里广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代纸练字,因名其所居曰“绿天庵”。
嗜酒,兴到运笔,飞动圆转,变化多端而法度具备。
晚年趋于平淡。
其弃笔堆积,埋山下曰笔冢。
前人评其狂草承张旭而有发展,谓“以狂继颠”,并称“颠张醉素”。
有《自叙》、《苦笋》等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7—? 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今属湖南)人。
幼出家为僧。
喜草书。
家贫无纸,乃广种芭蕉,以其叶练字,书艺大进。
肃宗时,为吏部尚陟所赏。
代宗大历初
曾至广州岭南节度使徐浩
后又入,求见当时名公,以求进益。
颜真卿、张渭、戴叔伦钱起等,皆作诗文称赏其草书。
卒于德宗贞元十五年(799)以后。
全唐文》卷四三三有陆羽撰《僧怀素传》,《宣和书谱》卷一九亦有传,事迹另参见《唐才子传》卷三及其传世诸帖。
其草书今存10余帖,笔势圆转飞扬,狂纵放逸,与张旭齐名,世有“颠张”之目。
全唐诗》存诗2首,然小传则误为法名相同之唐初律僧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石倚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肃宗代宗时人,曾应进士试与吏部试。
事迹据《文苑英华》卷一八四省试州府试诗、卷五三六判。
全唐诗》存诗1首。
肃宗时擢书判拔萃科。
独孤及唐 725 — 7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25—777 【介绍】: 河南洛阳人字至之
玄宗天宝末举洞晓玄经科。
华阴
代宗时左拾遗召,改太常博士,迁礼部员外郎,历舒二州刺史,以治课加检校司封郎中
常州,卒,谥宪
世称独孤常州
性孝友,喜鉴拔后进,为文彰明善恶,长于论议,与李华萧颖士等齐名。
有《毗陵》。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25—777 字至之排行十四
洛阳(今属河南)人。
玄宗天宝十三载(754)中洞晓玄经科,授华阴
肃宗至德中避地越州,历佐浙东节度江淮都统幕。
代宗广德元年(763)征为左拾遗,累迁太常博士,礼部、吏部员外郎
大历三年(768)出为濠州史,五年舒州刺史八年常州刺史
十二年四月卒,谥宪
生平详见崔祐甫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梁肃常州刺史独孤公行状》、《新唐书》本传。
今人赵望秦有《独孤及年谱》。
有文名,与萧颖士李华贾至等先后倡导古文,为唐代古文运动先驱。
又工诗,其论诗主缘情绮靡说。
今存《毗陵》20卷。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唐诗汇评
独孤及(725一777),字至之洛阳(今属河南)人。
天宝中,客游,与高适贾至陈兼为友。
十三载(754),应道举,对策高第,授华阴
安史乱起,南奔。
上元初为左金吾兵曹,充江淮都统李峘掌书记
征为右拾遗,历太常博士、礼吏二部员外郎
大历中,出为舒二州刺史,治绩加检校司封郎中,赐金紫。
九年,徙常州刺史,卒。
李华萧颖士齐名,提倡古文,奖掖后进,梁肃朱巨川崔元翰等皆出其门,天下谓之文伯
有《毗陵》二十卷,今存。
全唐诗》编诗二卷。
全唐诗补逸
独孤及字至之洛阳人
大历十二年卒,年五十三。
补诗二首。
及字至之
河南洛阳人
天宝末以道举高第。
华阴
代宗立
左拾遗召。
礼部员外郎
历濠舒二州刺史
检校司封郎中
常州刺史
卒年五十三。
谥曰宪
著有毗陵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崔祐甫《独孤公神道碑》
公之文章,大抵以立宪诫世、褒贤遏恶为用,故论议最长。其或列于碑颂,流于咏歌,峻如嵩华,威如江河,清如秋风过物,邈不可逮。
梁肃《常州刺史独孤及集后序》
其文宽而简,直而婉,辩而不华,博厚而高明,论人无虚美,比事为实录,天下凛然,复睹两汉之遗风。
……其馀记物叙事,一篇一咏,足以追纵往烈,裁正狂简。
权德舆《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及谥议》
独孤及方直清,根于性术。
其修身莅官,确手处中,立言遣辞,有古风格。
辩论裁正,昭德塞违,浚波澜而去流荡,得菁华而无枝叶。
皇甫澄《谕业》
独孤尚书之文,如危峰绝壁,穿倚霄汉,长松怪石,倾倒溪壑,然而略无和畅,雅德者避之。
性孝友,喜鉴拔。
为文必彰明善恶,长于议论。
工诗,格调高古,风尘迥绝,得大名当时。
钟云:少不喜此君诗,其全集近八十首,冗累处甚不好看,故所选止此。
然其高处已似元道州矣,以此知诗之难看者,不当便弃之也。
使此君止传此数诗,则亦盛唐好手、惟读其全集,故反生厌:
《唐律消夏录》
独孤至之诗笔俱高,中唐时亦一大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巽中唐 747 — 8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9或747—809 【介绍】: 赵州赞皇人字令叔
以明经补华州参军事,历湖南江西观察使兵部侍郎度支盐铁使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等。
精于吏职,善理财,任度支盐铁使时,岁征课所入,超大历中刘晏最多之年。
字令叔
赵州赞皇人
以明经调补华州参军
登拔萃科。
顺宗朝官兵部侍郎
盐铁转运使
兵部尚书
吏部
元和四年卒。
年六十三。
尚书右仆射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庾抱隋末唐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隋唐时江宁人
隋文帝开皇中延州参军事
入调吏部尚书牛弘知其有学术,给笔札令自序,援翰便就,甚奇之。
元德太子学士,礼赐甚优。
后为唐高祖记室
时军国多务,公府文檄皆出于
寻转太子舍人,未几卒。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润州江宁(今江苏南京)人,祖籍颍川(今河南许昌)
隋开皇中,为延州参军事
后调入吏部任职,转元德太子学士
唐高祖起兵,隐太子李建成引为陇西公府记室,文檄皆出其手。
寻转太子舍人,未几卒。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工诗文。
旧唐书》本传与《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0卷(《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6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5首,《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郑絪中唐 752 — 8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2—829 【介绍】: 郑州荥阳人字文明
进士第,登宏词科,累迁中书舍人
宪宗时,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门下侍郎
居相位四年,默默无所事,罢为太子宾客
后自河中节度使入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太子少保
文宗立,年老,以太子太傅致仕,卒谥宣
以儒术进,恬淡寡欲,以笃实称于时。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2—829 字文明排行三郑州荥阳(今河南荥阳)人。
代宗大历中进士第,中宏辞科,授秘书省校书郎鄠县
德宗贞元八年(792)翰林学士
顺宗永贞元年(805)二月中书舍人
宪宗立,授承旨学士,拜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元和四年(809)罢为太子宾客次年出为岭南节度使,历工部吏部尚书文宗大和二年(828)太子太傅致仕,卒谥宣
生平事迹见新、旧《唐书》本传。
史称郑絪“好学,善属文。
”《全唐诗》存诗5首,断句2。
其中《怀林十二》为欧阳詹诗,岑仲勉《唐人行第录》已指出。
《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
字文明
进士宏词高第累擢翰林学士
司勋员外郎知制诰
宗监国
中书舍人
即位。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罢为太子宾客
出为岭南节度使
兵部尚书河中节度使
大和二年太子太傅致仕。
三年卒。
年七十八。
司空
谥曰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林琨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三原(今属陕西)人。
定平林希丘之子。
历任司驾员外知制诰膳部司封左司司郎中谏议大夫封中都男
德宗贞元前后在世。
其子林宝,撰有《元和姓纂》10卷。
事迹见《元和姓纂》卷五、《郎官石柱题名考》卷一与卷五。
全唐诗》存诗1首。
济南郡邹县人
代宗朝官左司司封郎中知制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欧阳詹中唐 761 — 8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泉州晋江人字行周
德宗贞元八年进士,与韩愈李观等联第,时称“龙虎榜”。
官终国子监四门助教
卒年四十余。
工散文。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757?—802?) 字行周泉州晋江(今福建晋江)人。
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第,四试于吏部,方授国子监四门助教
十五年上书宰相郑馀庆求不次进用,未果,遂北游太原,悦一乐妓,约以迎娶。
过期不往,妓相思成疾,临终,乃刃髻藏匣,附以诗。
得匣,睹髻及诗,悲恸而卒。
事迹散见孟简《咏欧阳行周事》并序、《太平广记》卷二七四引《闽川名士传》、韩愈欧阳生哀辞》、《新唐书》本传。
韩愈称其“志在古文”,“文章切深,喜往复,善自道。
”其诗多干谒酬赠之作,葛立方以为“皆赋情不薄”(《韵语阳秋》卷一九)。
有《欧阳詹集》10卷,今存。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欧阳詹(约761-约801),字行周泉州晋江(今福建南安)人。
贞元八年(792),与韩愈李观李绛崔群王涯等同登进士第,时称“龙虎榜”。
十三年,游兴元、蜀中,献诗严震韦皋
还京,官四门助教
十五年韩愈汴州朝正京师率其徒伏阙下,举博士,不果。
十六年,北游太原,与郑儋严绶唱和。
,寻卒。
有《欧阳詹集》十卷,今存。
全唐诗》编诗一卷。
字行周
泉州晋江人
进士
国子监四门助教
卒年四十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全唐诗话》
欧阳詹,……初见拔于常衮,后见知于退之元宾,终于四门助教
李贻孙序其文曰:“君之文周祥,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
命而卒,天其绝乎?”
僧唯俨中唐 760 — 8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0—829 【介绍】: 唐僧。
绛县人俗姓寒
年十七师事惠照。
代宗大历八年纳戒,谒石头禅师,住药山寺
宪宗元和中李翱出刺朗州,谒唯俨问道,唯俨以“云在青天水在瓶”答之,顿悟。
释唯俨
俗姓寒
绛县人也。
童龀慷恺敏俊逸群。
年十七从南康湖阳西山慧照禅师
大历八年纳戒于衡岳寺希操律师所。
乃曰。
大丈夫当离法自净。
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巾邪。
遂谒石头禅师密證心法。
药山焉。
一夜明月陟彼崔嵬。
大笑一声。
声应澧阳东九十许里。
其夜澧阳人皆闻其声。
尽云是东家。
明辰展转寻问迭互推寻直至药山
徒众云。
昨夜和尚山顶大笑是欤。
自兹振誉遐迩喧然。
元和中李翱考功员外郎
李景俭相善。
俭除谏议自代。
及俭获谴。
乃坐此出为朗州刺史
闲来谒
遂成警悟。
又初见执经卷不顾。
侍者白曰。
太守在此。
性褊急。
乃倡言曰。
见面不似闻名。
乃呼应唯。
太守何贵耳贱目。
拱手谢之。
问曰。
何谓道邪。
指天。
指净瓶曰。
云在青天水在瓶。
于时暗室已明疑冰顿泮。
寻有偈云。
鍊得身形似鹤形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相问无馀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又偈。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
孤峰顶。
月下披云笑一声。
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为文会之交。
自相与述古言法六藉。
为文黜浮华尚理致。
言为文者韩柳刘焉
吏部常论仲尼既没诸子异端。
故荀孟复之。
杨墨之流洗然遗落。
殆周隋之世王道弗兴
文中子有作。
应在乎诸子左右。
唐兴房魏既亡失道尚华
至有武后之弊安史之残。
吾约二三子同致君复尧舜之道。
不可放清言而废儒纵梵书而猾夏。
敢有邪心归释氏者有渝此盟。
无享人爵无永天年先圣明神是糺是殛。
无何邂逅于顿了本心。
末由户部尚书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
复遇紫玉禅翁
且增明道趣。
著复性书上下二篇。
大抵谓本性明白为六情玷污。
迷而不返今牵复之。
犹地雷之复见天地心矣。
内教之返本还源也。
其书露而且隐。
盖而又彰。
文则象系中庸隐而不援释教。
其理则从真舍妄。
彰而乃显自心。
弗事言陈唯萌意许也。
韩柳览之叹曰。
吾道萎迟且逃矣。
陶鍊难化护法功多。
回是子之心拔山扛鼎
犹或云易。
相国崔群常侍温造相继问道能开发道意。
大和二年将欲终告众曰。
法堂即颓矣。
皆不喻旨。
率人以长木而枝柱之。
抚掌大笑云。
都未晓吾意。
合掌而寂。
春秋七十云。
系曰。
尝览李文公复性二篇。
明佛理不引佛书。
援證而徵取易礼而止。
可谓外柔顺而内刚逆也。
故曰。
而忘言矣。
经云。
治世语言皆成正法者。
李公有
俨公一笑声彻遐乡。
虽未劳目连远寻而易例有诸。
隆墀永叹远壑必盈。
道感如然不知其然也。
姓韩
绛县人
童龀慷慨。
敏俊逸群。
年十七。
薙染慧照禅师
大历八年
纳戒于衡岳希操律师所。
乃曰。
大丈夫。
当离法自净。
焉能屑屑事细行于布□耶。
遂谒石头禅师
密證心法。
药山焉。
一夜明月陟山巅大笑一声。
声应澧阳东九十许里。
其夜澧阳人
皆闻其声。
尽云是东家。
明辰展转寻问。
直至药山
徒众云。
昨夜和尚山顶大笑是欤。
自兹振誉。
遐迩喧传。
元和中
李翱考功员外郎
李景俭谪。
出为朗州刺史
闲来谒
遂成警悟。
又初见执经卷不顾。
侍者白曰。
太守在此。
性褊急。
乃倡言曰。
见面不似闻名。
乃呼。
应唯。
太守何贵耳贱目。
拱手谢之。
问曰。
何谓道耶。
指天指净瓶曰。
云在青天水在瓶。
于时。
暗室已明。
疑冰顿泮。
寻有偈云。
鍊得身形似鹤形。
千株松下两函经。
我来相问无馀说。
云在青天水在瓶。
又偈。
选得幽居惬野情。
终年无送亦无迎。
有时直上孤峰顶。
月下披云笑一声。
大和二年
合掌而寂。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杜淹隋末唐初 ? — 6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8 【介绍】: 隋唐时京兆杜陵人字执礼
杜如晦叔父。
隋时,与韦福嗣共入太白山,扬言隐逸,实欲邀求时誉。
文帝恶之,谪戍江表。
赦还,累除御史中丞
入唐,为矢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以事流越巂
太宗立,累擢检校吏部尚书参预朝政
所荐四十余人,后皆知名。
卒谥襄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8 字执礼京兆杜陵(今陕西长安县东北)人。
隋开皇中,隐居太白山
大业末,官至御史中丞
入唐,秦王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
坐事流放越巂
太宗即位,召拜御史大夫封安吉郡公
寻判吏部尚书参议政事
前后表荐40余人,后多知名。
贞观二年(628)卒,赠尚书右仆射谥曰襄
生平见新、旧《唐书·杜如晦》附、《大唐新语》卷八。
全唐诗》存诗3首。
字执礼
司空如晦之叔父。
隋大业末御史中丞
王世充僭号。
署为吏部
洛阳平。
太宗引为天策府兵曹参军文学馆学士
贞观初御史大夫
封安吉郡公
吏部尚书
参议朝政
二年卒。
尚书右仆射
谥曰襄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林甫隋末唐初 ? — 6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9 【介绍】: 魏州观城人。
高祖武德初内史舍人,与萧瑀等撰定律令。
中书侍郎封乐平县男
太宗贞观初吏部侍郎
时天下初定,州府以赤牒授官,至是令悉集吏部林甫随才铨录,咸以为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韦顗中唐 ? — 82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5 【介绍】: 京兆万年人字周仁
韦见素孙,韦谔从子。
性嗜学,尤精阴阳、象纬、经略、风俗之书。
善持论,有清誉。
累历御史补阙尚书郎
谏垣,与李约等迭申裨讽,数移大事。
宰相裴垍等多与之友善,颇有时望。
穆宗长庆初,擢为大理少卿,累迁给事中
敬宗立,为户部侍郎,徙吏部
有《易蕴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惟素中唐 ? — 8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24 【介绍】: 唐人
德宗贞元十九年,为右补阙
历官司勋员外郎司封吏部郎中
宪宗元和九年,官吏部侍郎
十五年,为左散骑常侍韩愈曾举其代任国子祭酒
穆宗初,谏幸骊山
官至工部侍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韦弘景中唐 766 — 8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6—831 【介绍】: 郑州阳武人,祖籍雍州杜陵
韦嗣立孙。
德宗贞元时,登进士第
历迁左拾遗翰林学士给事中
穆宗欲用驸马刘士泾太仆卿弘景封还诏书,时论推重。
出为安南、邕、容宣慰使,迁刑部侍郎,转吏部,铨综平允。
累擢尚书左丞郎吏望风修整。
官终礼部尚书、东都留守
宏景
京兆人
贞元中进士
汴州浙东从事
元和时累拜给事中
穆宗朝拜尚书左丞
礼部尚书东都留守
大和五年卒。
年六十六。
左仆射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张仲素中唐 769 — 8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19或820 【介绍】: 宿州符离人,郡望河间字绘之,一作缋之
德宗贞元十四年进士
复中博学宏辞,任武康从事
宪宗元和中历屯田、司勋礼部员外郎,与段文昌同任翰林学士
司封郎中知制诰,终中书舍人
善诗。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9—819 字绘之(一作缋之)。
郡望河间鄚县(今河北任丘东北)符离(今安徽宿州符离)人。
晚唐宰相浚之祖。
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第
复登博学宏词科。
徐州节度使张愔幕。
宪宗元和七年(812)屯田员外郎,兼考判官,同年转礼部员外郎
司勋员外郎礼部郎中翰林学士
十三年翰林承旨学士
次年中书舍人,卒。
曾受诏为卢纶编遗集。
生平事迹散见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唐诗纪事》卷四二等。
工赋,著《赋枢》3卷,已佚。
其诗“多警句,尤精乐府,往往和在宫商,古人有未能虑者”(《唐才子传》卷五)。
其《燕子楼诗三首》咏关盼盼事,白居易爱其“词甚婉丽”,作和诗3首。
其诗与王涯令狐楚诗合编为《元和三舍人集》。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
唐诗汇评
张仲素
-819),字绘之河间(今河北献县)人。
贞元十四年(798)进士第
徐州张愔从事
货元末,入为司勋员外郎
元和七年,以屯田员外吏部判官,迁礼部郎中
十一年翰林学士,累迁司封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卒。
仲素工乐府,元和中令狐楚王涯同在朝,诗歌唱和,编为《三舍人集》,今存,又有《词圆》十卷、《赋柩》三卷,均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仲素
河间人
中书舍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仲素)善诗,多警句。
尤精乐府,往往和叶宫商,古人有未能虑及者。
江宁之后,张仲素得其遗响,《秋闺》、《塞下》诸曲俱工。
令狐楚王涯张仲素同时为中书省舍人,其诗长于绝句,号“三舍人诗”,同为一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韩愈中唐 768 — 8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68—824 【介绍】: 河南河阳人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韩介弟。
德宗贞元八年进士
幼孤,由嫂抚养。
及长,尽通《六经》、百家学。
工诗文,自成一家。
经其指授,皆称韩门弟子
董晋宣武,辟为巡官
汴军乱,依张建封,鲠言无所忌。
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
上疏极论宫市,德宗怒,贬阳山
宪宗元和中,历迁国子博士中书舍人刑部侍郎
帝遣使迎佛骨入禁,上表极谏,贬潮州刺史,改袁州
召拜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后以吏部侍郎京兆尹
卒谥文,世又称韩文公
有《昌黎先生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8—824 字退之排行二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后人因称“韩昌黎”。
晚任吏部侍郎谥“文”,后人又称“韩吏部”、“韩文公”。
韩愈幼孤,由兄嫂抚育成人
德宗贞元八年(792)进士第,三上吏部试无成,乃任节度推官,其后任监察御史等职。
贞元十九年,因言关中旱灾,触权臣怒,贬阳山
贞元二十一年正月顺宗即位王伾王叔文执政韩愈持反对态度。
宪宗即位,量移江陵府法曹参军
宪宗元和元年(806),召拜国子博士
元和十二年裴度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
元和十四年,上表谏宪宗迎佛骨,贬潮州刺史
次年穆宗即位,召拜国子祭酒
穆宗长庆二年(822),以赴镇州宣慰王廷凑军有功,转任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长庆四年(824)十二月卒于长安
生平详见皇甫湜昌黎韩先生墓志铭》、李翱《韩公行状》及新旧《唐书》本传。
年谱多家,以宋洪兴祖韩子年谱》为较完备。
有今人徐敏霞辑吕大防诸家年谱之《韩愈年谱》,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
韩愈唐代著名思想家及作家,一生以恢宏儒道、排斥佛老为己任,与柳宗元共倡古文。
宋苏轼称其“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潮州韩文公庙碑》)。
韩愈之诗与孟郊齐名。
韩诗中多有反映现实、抨击时弊之作,如《丰陵行》、《华山女》等。
又有咏怀述志及表现生活琐事之作,如《秋怀》、《赠刘师服》等。
内容较广泛。
当时元稹等人论诗扬杜抑李,韩愈则兼崇之。
李白之奇情壮思,杜甫之千锤百炼,皆影响韩诗甚巨。
韩诗风格雄奇壮伟,光怪陆离,《南山》、《陆浑山火》等大篇尤呈此貌,司空图称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撑扶于天地之间”(《题柳柳州集后》)。
然韩诗并不专以奇险见长,清赵翼云:“昌黎自有本色,乃在文从字顺中自然雄厚博大。
”(《瓯北诗话》卷三)其诗法之尤著称于世者乃“以文为诗”,即以古文之章法句式为诗(如《山石》、《八月十五夜张功曹》),且多议论(如《荐士》、《谢自然诗》),此于宋诗之散文化、议论化有极大影响。
后人之褒贬大多著眼于此,如宋沈括贬韩诗为“押韵之文耳”,“终不是诗”(见惠洪《冷斋夜话》卷二),金赵秉文则称“韩愈又以古文之浑浩溢而为诗,然后古今之变尽矣”(《与李天英书》)。
清叶燮论韩诗之历史地位曰:“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
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苏、、欧、苏、王、黄,皆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
”(《原诗》内篇)韩集通行者,有宋世䌽堂本《昌黎先生集》,诗文合编。
诗集注本有清顾嗣立昌黎先生诗集注》、清方世举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等,今人钱仲联韩昌黎诗系年集释》尤能集前注之大成。
研究资料有今人吴文治韩愈资料汇编》,较完备。
全唐诗》存诗10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2首。
唐诗汇评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郡望昌黎(今属河北)
贞元八年(792)进士第
后连辟为宣武董晋、徐泗张建封二幕节度推官
十八年,授四门博士,迁监察御史
因论事,贬阳山
顺宗即位,移江陵府法曹参军
元和元年,召为国子博士
旋分教东都。
河南令,召为职方员外郎,复为国子博士分司
后历都官员外郎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知制语、中书舍人太子右庶子等职。
十二年彰义军节度使裴度行军司马,淮西平,迁刑部侍郎
十四年,因上书谏迎佛骨获罪,贬潮州刺史
量移袁州
穆宗即位,征为国子祭酒
兵部侍郎京兆尹吏部侍郎
卒,谥文
世称韩文公又称韩昌黎韩吏部
在古文、诗歌的理论和创作上都有重大成就,对后世有巨大影响。
门人李汉编其遗文为《韩愈集》四十卷。
今有《昌黎先生集》四十卷并《外集》行世。
全唐诗》编诗十卷。
字退之
邓州南阳人
贞元八年进士
宪宗朝累官刑部侍郎
潮州刺史
袁州
徵为国子祭酒
京兆尹御史大夫
吏部侍郎
长庆四年卒。
年五十七。
礼部尚书
谥曰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序》
愚尝览韩吏部歌诗累百首,其驱驾气势,若掀雷抉电,奔腾于大地之间,物状奇变,不得不鼓舞而徇其呼吸也。
退之笔力,无施不可,而尝以诗为文章末事,故其诗曰“多情怀酒伴,馀事作诗人”也。
然其资谈笑,助谐谑,人情,状物态,一寓于诗,而曲尽其妙。
此在雄文大手固不足论,而余独爱其工于用韵也。
盖其得韵宽,则波澜横溢,泛入傍韵,乍还乍离,出入回合,殆不可拘以常格,如《此日足可惜》之类是也。
得韵窄则不复傍出,而因难见巧,奇,如《病中赠张十八》之类是也。
余尝与圣俞论此,以谓譬如善驭良马者,通衢广陌,纵横驰逐,惟意所之;至于水曲蚁封,疾徐中节,而不少蹉跌,乃天下之至工也。
苏轼《评韩柳诗》
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退之豪放奇险则过之,而温丽靖深不及也。
诗文各有体,韩以文为诗,杜以诗为文,故不工尔。
退之于诗本无解处,以才高而好尔。
《蔡宽夫诗话》
退之豪健雄放,自成一家,世特恨其深婉不足。
沈存中吕惠卿吉甫、正存正仲、李常公择,治平中在馆中夜谈诗。
存中曰:“退之,押韵之文耳,里健美富赡,然终不是诗。
吉甫曰:“诗正当如是。
吾谓诗人亦未有如退之者。
”正仲是存中,公择足吉甫,于是四人者相交攻,久不决。
……予尝熟味退之,真出自然,其用事深密,高出老杜之上。
如《符读书城南》诗“少氏聚嬉戏,不殊同队鱼”,又“脑脂盖眼卧壮士,大招挂壁何由弯”,诗自然也。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韩退之诗,山立霆碎,自成一法,然臂之樊候冠佩,微露粗疏。
韩退之诗,爱憎相半。
爱者以为虽杜子美亦不及,不爱者以为退之于诗本无所得。
……退之大抵才气有馀,故能擒能纵,颠倒崛奇,无施不可。
放之则如长江大河,澜翻汹涌,滚滚不穷;收之则藏形匿影,乍出乍没,姿态横生,变怪百出;可喜可愕,可畏可服也。
苏黄门子由有云:唐人诗当推韩、杜,韩诗豪,杜诗雄,然杜之雄亦可以兼韩之豪也。
此论得之。
诗文字画,大抵从胸臆中出。
子美笃于忠义,深于经术,故其诗雄时正;李太白喜任侠,喜神仙,故其诗豪而逸;退之文章侍从,故其诗文有廊庙气。
退之正可与太白为故,然二豪不并立,当屈退之第三。
今观昌黎之博大而文,鼓吹六经,搜罗百氏,其诗聘驾气势,崭绝崛强,若掀雷决电,千夫万骑,横骛别驱,汪洋大肆,而莫能止者。
又《秋怀》数首及《暮行河堤上》等篇,风骨颇逮建安,但新声不类,此正中之变也。
钟云:唐文奇碎,而退之舂融,志在挽回。
唐诗淹雅,而退之艰奥,意专出脱。
诗文出一手,彼此犹不相袭,真持世特识也。
至其乐府,讽刺寄托,深婉忠厚,真正风雅。
读《猗兰》、《拘幽》等篇可见。
韩公挺负诗力,所少韵致,出处既掉运不灵,更以储才独富,故犯恶韵斗奇,不加栋择,遂致丛杂难观,得妙笔汰用,瑰宝自出。
第以为类押韵之文者过。
《诗源辨体》
唐人之诗,皆由于悟入,得于造诣。
退之五七言古,虽奇险豪纵,快心露骨,实自才力强大得之,固不假悟入,亦不假造诣也。
然详而论之,五言最工,而七言稍逊。
《诗源辨体》
退之五七言古,字句奇险,皆有所本,然引用妥帖,殊无扭捏牵率之态。
其论孟郊诗云:“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盖自况也。
《诗源辨体》
退之五七言律,篇什甚少,入录者虽近中晚,而无怪僻之调;七言“三百六旬”一篇,则近宋人。
排律咏物诸篇,偶对工巧,摹写细碎,尽失本相,兹并不录。
《楚天樵话》
昌黎诗笔恢张时不遗贾岛孟郊,故人皆山斗仰之。
唐诗为八代以来一大变,韩愈为唐诗之一大变,其力大,其思雄,崛起特为鼻祖。
宋之苏、、欧、苏、王、黄,皆为之发其端,可谓极盛,而俗儒且谓诗大变汉、魏,大变盛唐,格格而不许,何异居蚯蚓之穴,习闻其长鸣,听洪钟之响而怪之,窃窃然议之也。
韩愈之一篇一句,无处不可见其骨相棱嶒,俯视一切,进则不能容于朝,退又不肯独善于野,疾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
杜甫之诗,独冠今古。
此外上下千馀年,作者代有,惟韩愈苏轼,其才力能与抗衡,鼎立为三。
韩诗无一字犹人,如太华削成,不可攀跻。
若俗儒论之,摘其杜撰,十且五六,辄摇唇鼓舌矣。
《唐音审体》
唐自李杜崛起,尽翻六朝窠臼,文章能事已尽,无可变化矣。
昌黎生其后,乃尽废前人之法,而创为奇辟拙拗之语,遂开千古未有之面目。
昌黎豪杰自命,欲以学间才力跨越李、杜之上,然恢张处多,变化处少,力有涂而巧不足也。
独四言大篇,如《元和圣德》、《平淮西碑》之类,义山所谓句奇语重、点窜涂改者,虽司马长卿亦当敛手。
《唐诗别裁》
善使才音当留其不尽,昌黎诗不免好尽。
要之,意归于正,规模宏阔,骨格整顿,原本雅颂,而不规规于风人也。
品为大家,谁曰不宜?
韩昌黎学力正大,俯视群蒙;匡君之心,一饭不忘;救时之念,一刻不懈;惟是疾恶太严,进不获用,而爱才若渴,退不独善,尝谓直接孔孟薪传,信不诬也。
韩昌黎生平所心摹力追者,惟李杜二公。
顾李杜之前,未有李杜,故二公才气横恣,各开生面,遂独有千古。
昌黎时,李杜已在前,纵极力变化,终不能再辟一径。
少陵奇险处,尚有可推扩,故一眼觑定,欲从此辟山开道,自成一家。
昌黎注意所在也。
然奇险处亦自有得失。
少陵才思所到,偶然得之;而昌黎则专以此求胜,故时见斧凿痕迹。
有心与无心,异也。
其实昌黎自有本色,仍在“文从字顺”中,自然雄厚博大,不可捉摸,不专以奇险见长。
昌黎亦不自知,后人平心读之自见。
若徒以奇险求昌黎,转失之矣。
昌黎诗中律诗最少,五律尚有长篇及与同人唱和之作,七律则全集仅十二首,盖才力雄厚,惟古诗足以恣其驰骤。
一束于格式声病,即难展其所长,故不肯多作。
然五律中如《咏月》、《咏雪》诸诗,极体物之工,措词之雅;七律更无一不完善稳妥,与古诗之奇崛判若两手,则又极随物赋形、不拘一格之能事。
马允刚《唐诗正声》
韩昌黎在唐之中叶,不屑趋时,独追踪李杜。
今其诗五七言古,直逼少陵,余体亦皆硬笔屈盘,力大气雄,而用意一归于正,得雅颂之遗,有典诰之质,非同时柳子厚刘梦得所能及,鼎足李杜,非过论也。
韩公当知其“如潮”处,非但义理层见叠出,其笔势涌出,读之拦不住,望之不可极,测之来去无端涯,不可穷,不可竭。
当思其肠胃绕万象,精神驱五岳,奇崛战斗鬼神,而又无不文从字顺,各识其职,所谓“妥贴力排奡”也。
韩公诗,文体多,而造境造言,精神兀傲,气韵沈酣,笔势弛骤,波澜老成,意象旷达,句字奇警,独步千古,与元气侔。
韩公笔力强,造语奇,取境阔,蓄势远,用法变化而深严,横跨古今,奄有百家,但间有长语漫势,伤多成习气。
韩诗无一句犹人,又恢张处多,顿挫处多。韩诗虽纵横变化不逮李杜,而规摩堂庑,弥见阔大。
《诗比兴笺》
昌黎以文为诗者,此不知韩者也。
昌黎无近文之诗者,此不知诗者也。
谢自然》、送灵惠,则《原道》之支澜;《荐孟郊》、《调张籍》,乃谭诗之标帜。
以此属词,不如作论。
世迷珠椟,俗駴骆驼。
语以周情孔思之篇,翻同《折杨》、《皇荂》之笑。
岂知排比铺陈,乃少陵之赋玞;联句效体,宁吏部之《韶濩》?
以此而议其诗,亦将以谀墓而概其文乎?
当知昌黎不特约六经以为文,亦直约风骚以成诗。
《艺概》
诗文一源。
昌黎诗有正有奇,正者所谓“约六经之旨而成文”,奇者即所谓“时有感激怨怼奇怪之辞”。
《艺概》
昌黎诗陈言务去,故有倚天拔地之意。
《艺概》
昌黎七古出于《招隐士》,当于意思刻画、音节遒劲处求之。
使第谓出于《桕梁》,犹未之尽。
《艺概》
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然此但宜施之古体,若用之近体则不受矣。
是以言各有当也。
《岘佣说诗》
退之五古,横空硬语,妥帖排奡,开张处过于少陵,而变化不及。
中唐以后,渐近薄弱,得退之而中兴。
《岘佣说诗》
韩孟联句,字字生造,为古来所未有,学者不可不穷其变。
《岘佣说诗》
七古盛唐以后,继少陵而霸者,唯有韩公
韩公七古,殊有雄强奇杰之气,微嫌少变化耳。
《岘佣说诗》
少陵七古,多用对偶;退之七古,多用单行。
退之笔力雄劲,单行亦不嫌弱,终觉钤刺处太少。
《岘佣说诗》
少陵七古,间用比兴;退之则纯是赋。
其源出于陆士衡,而隳其体貌。
盘空硬语,抉奥险词,雅音璆然,独造雄占。
郊、岛、卢同,相与并作。
五言长篇,嫌见排比之迹耳。
《诗学渊源》
其诗格律严密,精于古韵。
全集所载,《琴操》最佳。
古诗硬语盘空,奇崛可喜,唯以才气自雄,排阖过甚,转觉为累,又善押强韵,故时伤于粗险。
诗至汉魏以降,属文叙事,或取一端,以简为资,颇不尚奇。
盛唐诸人开拓意境,始为铺张,然亦略工点缀,未以此为能事也。
而务其极,虚实互用,类以文法为诗,反复驰骋,以多为胜,篇什过长,辞旨繁冗,或失之粗率。
其律诗典雅,则仍大历之旧,较之古诗,而目全非矣。
绝句以五言为胜,七言质实,故少风致,综其敝则务在必胜,故时有过火语。
令人莫耐。
潼关》之作,格尤凡下。
赵宋诗人,每宗师之,取法乎中,则斯下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虞仲中唐 772 — 8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2—836 【介绍】: 赵郡人
字见之
李端为“大历十才子”之一。
进士第,又以制策登科授弘文校书
累官至吏部侍郎
简俭寡欲,立性方雅,时望归重。
工诗。
卒赠吏部尚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836 字见之赵郡(今河北赵县)人。
李端之子。
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第,又中制科,授校书郎
三年荆南节度从事七年太常博士
穆宗长庆元年(821)西川节度判官二年征为兵部员外郎
敬宗宝历元年(825)兵部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
文宗大和四年(830)华州刺史,累历左散骑常侍尚书左丞兵部吏部侍郎
开成元年(836)卒。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
虞仲字见之
赵郡人
元和初进士
又擢宏词
累拜中书舍人
大和中累迁兵部侍郎
吏部
开成四年卒。
年六十五。
吏部尚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刘禹锡中唐 772 — 8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72—842 【介绍】: 洛阳人,自言系出中山字梦得
德宗贞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辞科。
监察御史,以参与王叔文政治革新,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
裴度荐为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
柳宗元友善,并称“刘柳”。
又与白居易唱和,并称“刘白”。
工诗,曾仿民歌体作《竹枝词》、《柳枝词》、《插田歌》等组诗。
又著有《天论》等。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2—842 字梦得排行二十八
匈奴族后裔,北魏孝文帝时改汉姓,占籍洛阳(今属河南)
唐安史之乱时,全家避居嘉兴(今属浙江)刘禹锡自称“余少为江南客”(《金陵五题》引)。
贞元九年(793),登进士第,又登宏词科
十一年,登吏部取士科,开始进入仕途。
二十一年(当年八月改元永贞),顺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弊政,刘禹锡时任屯田员外郎,为革新之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叔文、伾)刘柳(宗元)”。
顺宗被迫让位与宪宗,革新失败,刘禹锡贬为朗州司马
元和十年(815)召回,又出为连州刺史,历、和二州。
文宗初,为主客礼部郎中,兼集贤殿学士
不久,出为苏、、同三州刺史
开成元年(836),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武宗初,加检校礼部尚书衔。
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刘禹锡生平见其临终前所撰《子刘子自传》,新、旧《唐书》本传,及今人卞孝所著《刘禹锡年谱》、《刘禹锡丛考》、《刘禹锡评传》。
刘禹锡以诗文称,哲理亦佳。
“早与柳宗元为文章之友,称‘刘柳’,晚与居易为诗友,号‘刘白’”(《郡斋读书志》卷四上)。
存诗约800余首,名篇甚多。
评者谓其“无体不备,蔚为大家”(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序例》)。
“乐府小章,优于大篇”(宋黄庭坚《跋刘梦得〈三阁辞〉》)。
“七言尤工”(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
“绝句尤工”(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前集卷一)。
又谓其“始以议论入诗,下开杜紫微一派”。
“《竹枝》始于刘梦得,……后人仿为之者,总无能掩出其上也”(《读雪山房唐诗钞序例》)。
刘禹锡“为诗用僻事,须有来处”(《刘宾客嘉话录》)之主张,为宋代江西诗派所信服(参阅清赵翼瓯北诗话》卷八),所撰之若干作品,已开江西诗派风气(参阅元方回瀛奎律髓》卷一〇、清纪昀《瀛奎律髓刊误》卷四八)。
其诗文合集,以《四部丛刊》本《刘梦得文集》、《四部备要》本《刘宾客文集》较通行,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本《刘禹锡集》较完备。
注本有近人瞿蜕园《刘禹锡集笺證》。
全唐诗》编为12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6首,断句5句。
唐诗汇评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
贞元九年进士第,又登吏部取士科,授大子校书
淮南节度使杜佑从事,调渭南主薄
入为监察御史
永贞元年,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参与王叔文革新活动。
宪宗主,贬连州刺史,再贬朗州司马
元和十年奉诏还京,因作诗语涉讥刺,复贬授播州刺史,改连州
长庆宝历中,历、和二州刺史
大和初,入朝为主客礼部郎中,充集贤直学士,复出为苏、、同三州刺史
开成元年,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改秘书监分司,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世称刘宾客
禹锡诗造精绝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有《刘禹锡集》四十卷,宋初佚其十卷。
今有《刘梦得文集》(一名《刘宾客文集》)四十卷行世,其中《外集》十卷乃北宋宋敏求所辑。
全唐诗》编诗十二卷。
词学图录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洛阳人
晚迁太子宾客,终于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
有《刘宾客文集》,词存40余首。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
洛阳(今河南洛阳)人,自称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故又称中山人
德宗贞元九年(793)进士博学宏词二科,历官监察御史郎州司马连州刺史太子宾客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
唐代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与柳宗元并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有《刘宾客集》。
游览黄鹤楼时曾写下《武昌老人说笛歌》《出鄂州界怀表臣》及《梦黄鹤楼》等诗。
禹锡字梦得
彭城人
贞元九年进士
又登博学宏词科。
顺宗朝擢屯田员外郎
宪宗立
连州刺史
开成中官至太子宾客分司
会昌二年卒。
年七十一。
户部尚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作品评论
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
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
瑰奇美丽主:武元衡
上入室一人:刘禹锡
素善诗,晚节尤精,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以诗自名者,尝推为“诗豪”。
《蔡百衲诗评》
刘梦得诗,典则既高,滋味亦厚。
但正若巧匠矜能,不见少拙。
《童蒙诗训》
苏子由晚年多令人学刘禹锡诗,以为用意深远,有曲折处。
李义山刘梦得杜牧之三人,笔力不能相上下,大抵工律诗而不工古诗,七言尤工,五言微弱,虽有佳句,然不能如韦、、王、孟之高致也,义山多奇趣,梦得有高韵,牧之专事华藻,此其优劣耳。
大历后,刘梦得之绝句,张籍王建之乐府,我所深取耳。
刘梦得文不及诗。
山谷云:大概刘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诗优于他文耳。
上自齐梁诸公,下至刘梦得温飞卿辈,往往以绮丽风花累其正气,其过在于理不胜而词有馀也。
《臞翁诗评》
刘梦得如镂冰雕琼,流光自照。
刘梦得诗格高,在元、白之上,长庆以后诗人皆不能及。
且是句句分晓,不吃气力,别无暗昧关锁。
《吟谱》
刘禹锡诗以意为主,有气骨。
元和以后,诗人之全集可观者数家,当以刘禹锡为第一。
其诗入选及人所脍炙,不下百首矣……宛有六朝风致,尤可喜也。
唐七言律……梦得骨力豪劲,在中、晚间自为一格,又一变也。
刘梦得七言绝,柳子厚五言古,俱深于哀怨,谓骚之馀派可。
刘婉多风,直损致,世称韦柳,则以本色见长耳。
禹锡有诗豪之目。
其诗气该今古,词总平实,运用似无甚过人,却都惬人意,语语可歌,其才情之最豪者。
司空图尝言:禹锡杨巨源诗各有胜会,两人格律精切欲同;然刘得之易,杨却得之难,入处迥异尔。
《诗源辨体》
刘虽与内齐名,而其集变体实少。
五七言古及五言律俱未为工,七言律……两三篇声有类盛唐,……七言绝气格甚胜。
《载酒园诗话又编》
刘梦得五言古诗,多学南北朝
如《观舞柘枝》曰:“曲尽回身处,层波犹注人。
”宫体中佳语也。
唯近体中间杂古调,终有乌孙学汉之讥,不若唐音自佳。
《载酒园诗话又编》
梦得佳诗,多在朗、连、夔、和时作,主客以后,始事疏纵,其与白傅倡和者,尤多老人衰飒之音。
长律虽有美言,亦多语工而调熟。
《五七言今体诗钞》
东坡天才,有不可思议处,其七律只用梦得香山格调。
《初白庵诗评》
陆放翁七律全学刘宾客,细味乃得之。
大历十子后,刘梦得骨干气魄,似又高于随州
人与乐天并称,缘刘、白有《倡和集》耳。
白之浅易,未可同日语也。
《唐诗别裁》
大历后诗,梦得高广文房。
白傅唱和,故称“刘白”。
实刘以风格胜,以近情胜,各自成家,不相肖也。
新城公曰:“刘史部公他云:‘七律较五律多二字耳,其难什倍,譬开硬弩,只到七分,若到十分满,古今亦罕矣。
……求其十分满者,惟杜甫李颀李商隐陆游,及明之空同、沧溟二李数家耳。
’”愚谓王维刘禹锡亦有十分满者,岂反作故翁、沧溟下耶?
刘宾客之能事,全在《竹枝同》,至于铺陈排比,辄有怆俗之气。
山谷云:“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昔子瞻尝闻余咏第一篇,叹曰:‘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
’”义云:“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
”极为确论。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刘宾客长篇,虽不逮韩之奇横,而健举略足相当。
七古刘之敌韩,犹五古郊之匹愈也。
即梦得五言,亦自质雅可诵。
世乃谓其不工古诗,何其武断!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至刘、出,乃复见诗人本色,观听为之一变,子厚骨耸,梦得气雄,元和之二豪也。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刘宾客无体不备,蔚为大家,绝句中之山海也。
始以议论入诗,下开杜紫微一派。
《静居绪言》
梦得古诗边幅较文房为大,律诗不及。
其酷嗜杜陵“年去年来洞庭上,白蘋愁杀白头人”,及张籍“药酒欲开期好客,朝衣暂脱见闹身”,又爱吟右丞“兴阑啼鸟缓,坐久落花多,”亦可知其用意处。
《退馀丛话》
大抵七律最忌率易成章。
今人多著意颔联,能讲究起句及结句者甚少。
又五、六一联,每患气弱,或不能开宕。
刘梦得于此处倍研练,能操笔,最可法。
乐天梦得为诗豪,又谓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
予读其集,唯律绝过人,古诗三卷,风格平弱,雅不足称作者。
大约梦得才人,一直说去,不见艰难吃力,是其胜于诸家处,然少顿枰沉郁,又无自己在诗内,所以不及杜公。
先君云:七律中以文言叙俗情入妙者,刘宾客也。
次则义山
义山资之以藻饰。
《艺概》
刘梦得诗稍近径露,大抵骨胜于白,而韵逊于
要其名隽独得之句,亦不能掩也。
《唐诗五七言近体五七言绝句选评》
中唐七律,梦得呵继随州
后人与乐天并称,因刘、白有唱和集耳,神彩骨干,恶可同日语?
《桐城吴先生评点唐诗鼓吹》
昔人论刘梦得为豪放,其体为东坡七律所自出,固不得而轻议之也。
《诗法萃编》
唐人擅长七律者,老杜外……中唐作者,刘梦得刘文房皆巨擘。
《老生常谈》
七律与以工部为宗,附以刘梦得李义山两家。
《东目馆诗见》
梦得歌行,咏古皆爽脆,饶别致。
五作极精深,惟五古多涩雅处。
《东目馆诗见》
梦得主怨刺,故胜《主客阁》列之“瑰奇美丽”,尚未觉其典则高而滋味厚也。
谓乐府小章优于大篇,山谷实具只服。
五言体杂不一。
有如“深春风日净”、“昔听东武吟”等篇,宛转徘徊,取涂乐府;“秋江早望”、“谪居悼往”,则结休允晖。
若“水禽残月”,模休文之韵思;“楚望苍然”,结韩卿之茂体。
馀或放言理,失于音调,未求刻意,累在才多也。
《女儿》作楚挽之哀词,《泰娘》谱新声之凄奏,七言此其选矣。
《聚蚊》、《百舌》托意深微,亦得乐府遗意。
律体独多,莹瑕间采。
《诗学渊源》
其诗极似王维,清新流丽,格调自高。
长篇间入魏晋,元和诗人自当首屈一指。
韩、刘、元、白虽属异曲,未见同工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韦乾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杜陵人
韦肇三从弟。
顺宗永贞元年,官简州刺史,为韦皋参佐
高崇文西川,奏荐为兵部郎中
宪宗元和中,历右司吏部郎中
十二年,自中丞朗州刺史
穆宗长庆二年,官国子祭酒
乾度
元和中吏部郎中
江州刺史
长庆二年国子祭酒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庾敬休中唐 ? — 83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35 【介绍】: 邓州新野人字顺之
庾何子。
进士第,又中宏辞,辟宣州幕府
入拜右补阙起居舍人
召为翰林学士
工部侍郎权知吏部选事,转吏部侍郎
文宗将立鲁王太子,慎选师傅,敬休户部侍郎鲁王傅。
敬休姿容温雅,不饮酒茹荤,不近声色。
官终尚书左丞
有《谕善录》。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35 字顺之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
宪宗元和元年(806)进士第,又中宏词科,授秘书省校书郎,辟为宣州从事
累迁右补阙起居舍人
十三年,为礼部员外郎,入为翰林学士
后迁礼部郎中,改兵部郎中知制诰
工部吏部侍郎
文宗大和六年(832),以户部侍郎鲁王傅,迁尚书左丞
九年卒,赠吏部尚书
生平散见《唐会要》卷二五、卷三九、卷五六及卷六七,新、旧《唐书》本传,《广卓异记》卷一三。
敬休姿容温雅,襟怀旷达冲淡,能诗善文。
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其《谕善录》7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敬休字顺之
南阳新野人
进士
宏词登科。
累官工部侍郎
吏部鲁王傅
再为尚书左丞
大和九年卒。
吏部尚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